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市发改委、生态环境局、水泥生产企业、碳管理专业机构、设备生产厂商、第三方认证机构等主要利益相关方,共同建设水泥行业以绿电服务为基础的资源调度优化及碳捕捉技术应用典型示范项目。同时,建立健全管理体系,通过开展座谈会、走访调研、听取专家意见、倾听利益相关方反馈,定期开展例会、调研、汇报等,确保畅通沟通,并配有相关监督检查机制。编制《现场勘查报告》《需求调研报告》《工作报告》等,定期九游娱乐NineGame召开项目推进会议及沟通座谈会,就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沟通交流,促成项目共识。
依据现有用能基础,对天山水泥设备设施进行改造,-是改造天山水泥余热发电设备,从9兆瓦提升为11兆瓦;二是优化原有垃圾处置装置,垃圾处置能力提升至每年 15 万吨;三是对风机系统进行节能改造,促进清洁能源消纳质效,进一步深化能源消费从高碳向低碳转变。同时,新建绿电设施,新增绿电接入方式。一方面,协调施工单位妥善安排工期,开展分布式光伏、储能电站等能源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等相关工作。另一方面,推进大型风、光电站绿电接入工作,从源头上确保天山水泥绿色能源充足、供应稳定,推动电能替代与水泥生产的深度融合,提升用能可靠性。
研发碳排放监测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开发实现碳核算的自动化生成,融合物理排放监测和能源消耗监测,使数据更加准确、可靠。同时,研发基于厂区碳捕捉装置、分布式光伏、储能电站、垃圾处理厂、余热电厂等设备资源接入和工业控制装置,实时监控天山水泥 CCER 减排资源,对各 CCER 资源的每个工艺流程用能、减排量进行精准监测,收集、存储和分析企业能源消耗数据、减排量数据,为企业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打造了全国首个全绿电工业生产示范企业,从生产能源输入端解决碳排放问题,实现水泥生产碳排放的在线核算,协助天山水泥进一步发掘节能降碳空间,降低企业能耗约 1096。
项目实施后为当地带来巨大环境价值,分布式光伏、余热发电机组、风机系统等装置改造完成后将使天山水泥企业年用电量降低约 8%,减少约400 万千瓦·时电消耗。
项目构建了以水泥行业为代表的高耗能行业碳减排路径,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和学术价值,项目在专利、论文、著作方面获得丰硕成果,获得5项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