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都在迈向低碳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作为高排放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在我国“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绿色建筑的推行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在绿色建筑的推广上可谓是步履如飞,不仅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高达90%,而且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从400万平方米攀升到100多亿平方米。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还将全面建成绿色建筑,构建起全球绿色建筑领域的领军地位。
根据《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发展报告》,黄俊鹏与高雪峰提到,过去十年,中国承包商积极参与全球基础设施的绿色转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3000多个项目中,涵盖大量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类的创举,为当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正在各国中迅速普及,并建立起良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展望2024,绿色建筑将以更高的标准与创造力迎接新的挑战,以下是值得关注的九大趋势。
在建筑设计中,韧性与可持续性将成为首要考量。这意味着建筑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时应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体现为采用节能设计、利用可再生能源和选用可持续材料等方面。如高效的供暖与制冷系统、绿色屋顶结构等,不仅为建筑的功能性提供保障,还能有效减少碳排放,对抗各类自然灾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中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现象日益普遍。无论是光伏电池板、风力涡轮机,还是地热能的利用,建筑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近年来,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蓬勃发展,为新型节能外墙的运用提供了无限可能,向建筑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绿色建筑将不再停留于节能设计的表层,而是直面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乃至零能耗的挑战。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也在不断推动建筑的高品质发展,建筑师与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的要求和期待将促进行业内的不断创新与变革。
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建筑设计中的节水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低流量管道装置、灰水系统等方法,可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建筑的用水量,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近年来,绿化屋顶及墙面的采取不仅可以改善建筑温度、提高空气质量,还能为城市的生态系统提供生物栖息地。植被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正在逐步推广,为绿色屋顶的普及提供支持。
建筑隐含碳的理念逐渐被重视,各国立法机构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限制建筑过程中的隐含碳排放。采用回收材料、快速再生材料等,可有效减少环境足迹。
零废物建筑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减少废物的产生,并充分利用回收材料。这种建筑设计理念鼓励使用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尽可能利用再生材九游娱乐料,进而为环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氢气作为未来能源的“新星”,在建筑能耗领域的潜力逐渐显露。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的应用,能够在产生电能的同时回收热能,极大提升能源利用率,实现线. 循环建筑的未来
循环建筑将重塑我们的建造理念,通过优化九游娱乐资源使用,建立起更为可持续的城市环境。未来,建筑应该朝着“获取-制造-废物”的循环模式发展,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压力,支持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随着消费者对环保与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市场需求无疑将加速绿色建筑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以及新技术的进步,都在向绿色建筑迈进的道路上注入强大的动力。2024年,我们期待用绿色建筑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