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来到了重庆市大渡口区。伴随着近年来的产业转型,包括国际复材、三峰环境等优质企业集聚于此,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了大渡口区的新名片。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复材”)成立于1991年,是云天化集团旗下玻纤新材料产业板块的重要支柱企业,专注于高性能新材料。2017年公司被国家工信部评定为国家第一批“绿色工厂”,是玻纤行业内首家绿色工厂。
据了解,在玻璃纤维的制造过程中,国际复材新建的大型玻纤窑炉上陆续采用新型干法陶瓷滤管一体化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处理窑炉废气。相比传统的湿法脱硫技术,该技术不再产生废水,从而减少了废水的处理成本和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在废水利用方面,国际复材通过生产废水循环利用、梯级重复利用从源头上减少污水产生量,生产废水降幅达50%。此外,公司在长寿厂区、大渡口厂区分别新建了两座具备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功能的污水处理站,实现了进站污水总量70%的回用,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玻璃纤维行业是重庆市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国际复材副总经理刘伟廷向记者介绍道,公司的玻纤产品应用广泛,其中就包括风力发电叶片、节能门窗等多个绿色领域。公司的风电实验室不仅研发出可满足百米级大型叶片的轻量化设计需求的玻纤材料,还突破了全球叶片回收利用技术难题,为推动风机叶片材料循环利用、绿色可持续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在节能门窗方面,国际复材成功开发出适用于多体系配方、高速稳定连续拉挤、多维横向增强、高耐候涂装工艺门窗型材的玻璃纤维,显著提升了节能门窗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同时确保了极低的导热性能。
应用数据显示,采用玻纤增强门窗的建筑综合能耗较传统门窗降低20%至30%,若全国新建建筑全面采用这种高性能节能门窗,预计每年可节约数千万吨标准煤,减少数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重庆水务环境集团所属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峰环境”)致力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EPC总承包、设备制造和运营管理全产业链服务。2000年,三峰环境在国内首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垃圾焚烧发电核心装备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垄断。
目前,三峰环境已在全国16个省市投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57个,每天处理垃圾6.1万吨;技术及装备已应用于全球10个国家、260个项目、419条焚烧线年底,该公司累计处理垃圾超1.24亿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336万吨、为地球新栽树木14.8亿棵,累计提供绿色电力445亿度。
在排污方面,三峰环境采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和严格的污染防治标准,全面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旗下11座垃圾焚烧厂获国家最高等级“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认证。其中,三峰御临项目采用烟气净化新技术,排放指标可控制在欧盟2010标准限值的10%内,实现超低排放,是目前代表全球领先技术水平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之一。
此外,三峰环境积极围绕固废产业链实施主业延伸,开拓垃圾焚烧供热供能业务,餐厨(厨余)、污泥、一般工业固废等协同处置业务,以及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矿业废水处理、焚烧飞灰和炉渣资源化利九游娱乐用等上下游业务。其中,公司渗滤液膜系统制造基地于2014年建成,主要生产水处理业务相关的九游娱乐核心技术装备。公司拥有独特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和核心产品,并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集装箱式运行系统。同时,公司也提供一体化垃圾处理解决方案,其设备已在24个省市和5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此外,公司还生产直饮水设备和餐厨处理设备,服务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地方,如学校、小区和酒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