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如何打出“组合拳”?

  央广网济南3月27日消息(记者程立龙 见习记者刘佳音)3月27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召开“项目提升年·奋战开门红”主题新闻发布会,由经济发展部负责同志介绍有关情况。针对起步区近年来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方面都采取了哪些举措,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经济发展部部长牟晓丽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牟晓丽表示,目前起步区正加快“成形起势”步伐,驰而不九游娱乐官网息抓创新、强产业、促发展、优生态,持续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措施。

  起步区出台《起步区碳达峰工作方案》,编制《起步区绿色低碳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5—2029年)》,配套制定《绿色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导则》等文件,为起步区全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指引。

  起步区印发《起步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机会清单》等系列文件,创新了从规划到行动、到招引的产业发展路径和从“给政策”到“给机会”的转变模式,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高效太阳能电池、氢能源等新能源研发与应用为主要业态的大制造产业,产业规模上千亿元。

  起步区将加快建设都市阳台二组团等“地热能+”项目,供暖面积将达到22万平方米;光大环保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等项目并网运行,年发电量约4.3亿度,带动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75%以上,新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构建“H”型“骨架”电网,启动500千伏先行变电站和220千伏萃青、北起等变电站建设,能源骨干网络加速成型。建成投运国内首座全要素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2024年起步区获批全省唯一综合智慧能源试点、全市唯一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试点示范叠加突破。

  起步区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城镇新建民用建筑绿色建筑达标率100%,政府投资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二星级及以上标准。目前,在建绿色建筑约1400万平方米,竣工约320万平方米。聚焦重点环节节能降碳,探索推广建筑师负责制,发展装配式建筑,试点推行全过程BIM技术应用,逐步建立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服务机制。11个项目被列为山东省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创建项目。

  起步区合理规划布局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三级网络,形成内外衔接、区域联动的城市绿道体系。提升新建车站、TOD节点等交通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集中规划建设一批集加油、加气、加氢、充换电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供应点。鼓励绿色出行,构建快线、干线、支线条公交线辆搭载起步区产氢能电池的商用车上路运行,氢能无人机、氢能助力车完成研制,绿色交通场景愈加丰富。

  起步区编制《起步区生态保护规划》,构建“一河七廊、四泽八苑”的和美蓝绿空间格局。高质量打造起步区黄河生态风貌带,已完成黄河大桥至凤凰黄河大桥段约11公里风貌带建设,新增林地62万平方米、绿道9公里,初步建立了连续的防护林带,成为市民新的打卡地。实施大寺河、青宁沟等系列水系连通工程,强化生态节点保护与修复,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下一步,起步区将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释放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示范引领效应,奋力书写美丽山东、美丽泉城的起步区生动实践。

  济南起步区正加快“成形起势”步伐,驰而不息抓创新、强产业、促发展、优生态,持续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路径。